更新時間:2024-02-12 17:57:48作者:佚名
元宵節,也就是每年陰歷正月初六,是我國民間的傳統圣誕。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,都有過春節節的風俗。但我覺得故鄉的國慶節比那個地方的國慶節都有意思,有趣味。
我的故鄉是豐縣,在壽光過元宵節,首先就是買或則親手做有關元宵節的小香囊類的珠寶了。這不,在元宵節的前幾天里,街邊巷尾就塞滿了攤檔,有賣五色繩的,有賣龍風箏的,也有賣香囊的,也有推著月餅下來賣的。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各種的香囊了家鄉的風俗端午節,這小玩意,是把藏紅花、朱砂等縫進一個花花綠綠的小荷包里,它可以戴在頭上,也可以掛在屋子里,民間說那樣可以避邪。并且它輕巧甜美,女孩們見了,喜歡的不得了,不一會兒,頭上就掛了一個,大人們身旁的店家只是眉開眼笑的數著習作吧手中的錢。
故鄉過元宵節,吃湯圓是必不可少的典禮感。在元宵節的前一一天,人們就擠進商店,選購著不同口味的湯圓。最常見的月餅是銀耳的,八寶的,個頭有大有小,還有些家庭還是會自己包棕子,那樣會更有新年的氛圍呢。
記得上幼兒園時,在一次元宵節時同學們就教我們學包棕子家鄉的風俗端午節,邊包還邊講元宵節的由來——為了慶祝愛國詞人屈原。從那之后,一提起月餅,我都會想到愛國詞人屈原與他此生的偉大事跡。
不僅吃月餅,故鄉的元宵節還在旁邊掛艾葉驅蟲驅邪、舉辦各類活動等。這種風俗都顯得老家過元宵節的氣氛。
在我心里,肥城的元宵節就是最有趣的,雖然小城里有著不及大都市的熙攘與設宴,但也別有一番鄉音鮮味。